景德镇这座大桥将进行重建加固改造!
在景德镇市区西隅,昌江河丁家洲段,一座历经了47年风雨的大桥仍岿然不动,静静地横跨于水面之上,至今还是两岸百姓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跨越昌江区昌江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桥,它就是吕蒙大桥。历经岁月变迁,如今
在景德镇市区西隅,昌江河丁家洲段,一座历经了47年风雨的大桥仍岿然不动,静静地横跨于水面之上,至今还是两岸百姓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跨越昌江区昌江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桥,它就是吕蒙大桥。
历经岁月变迁,如今,这座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由于汽车数量激增,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吕蒙大桥拥堵严重,出于安全考量,桥梁限高禁止大货车通行,不能安全满足群众出行和交通运输的需要,亟需有关部门对桥梁进行改造。
近日,从多方获悉,吕蒙大桥将进行重建改造,为来往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出行环境。旧桥也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光荣地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链接:
吕蒙大桥因地处吕蒙乡古城村与鲇鱼山镇吕蒙村交叉地带,得名吕蒙大桥,其中的“吕蒙”二字可大有来历,相传和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字:子明)有关。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在当时的丽阳这一带发生了以彭氏为主的山民暴动,当时吴国进行了征剿。在那个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的时代,将士们经常需要秣马厉兵,保持战备状态,方能百战不殆。据说吕子明曾在柴桑郡(今九江)境内鄱阳湖边练兵,练兵地点就在现在的吕蒙乡附近。但这只是据说,并无确凿的史据可考。
介绍完它的名字,再来讲讲这座桥的建造历史。
笔者翻阅《昌江区志》了解到,1959年9月以前,此地来往车辆都是靠渡运。同年10月1日,建成长134米,宽5米的“吕蒙浮桥”。但因为南(昌)张(王庙)线上交通流量大,浮桥的通过能力难以适应交通量日益增多的需要。1972年5月6日,市革命委员会根据江西省交通厅的部署,成立吕蒙渡建桥指挥部。1973年1月动工新建,1974年10月竣工通车。吕蒙大桥共耗资45万元。桥为6孔,净跨36米。等截面悬链空腹式双曲拱桥,两岸各1孔净跨6米的板梁。全桥总长243.82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1米人行道。承载负荷为汽—13、拖—60。河道通航等级为6级。1976年12月1日,经江西省公路局和省交通设计院对该桥进行荷载试98吨的载货重车通过后,拱圈没有出现裂缝,拱上微弯板的原有裂缝也未见发展,呈见桥建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