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第一年|老旧小区“微改造” 68万户居民生活品质“大提升”
【开栏的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关乎广大群众幸福,是重大民生工程。重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的方面着力,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以高质量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群众居住
【开栏的话】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关乎广大群众幸福,是重大民生工程。
重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的方面着力,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以高质量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群众居住环境高品质提升。统计显示,自2018年启动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73个,惠及居民68万户,近200万群众从中受益。
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推进,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本报今起推出“关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答卷”系列报道,展示老旧小区改造给市民生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老旧小区“微改造”】68万户居民生活品质“大提升”:刷卡→进电梯→到家。
“想上楼就上楼,想下楼就下楼。太方便了!”张天凤说。
60多岁的张天凤,住在北碚区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名为“新房子”,其实许多房子已经有了年头。张天凤就在这里住了20多年。她居住的小区属于典型的“老破小”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了一半以上,大多住在8至12楼之间。因为出行不便,过去,张天凤们被迫当起“悬空老人”。
直到去年,新房子社区党委在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下,引导居民加装电梯。张天凤们的爬楼难、爬楼累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新房子社区的变化,是我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生动注解。市住房城乡建委人士介绍,自2018年我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2020年全面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73个,惠及居民68万户;2021年计划新开工改造的831个小区已全部开工。
【新风貌】设计师为小区“微整容”,“老破小”变身热门打卡地
“枣子岚垭片区美,旧貌换颜赛仙境,蝶变网红打卡地,渝中旧改数先例,翘首点赞赞赞赞,幸福生活传万代。”
在渝中区枣子岚垭小区,很多居民都知道这首诗。它的作者,是住在枣子岚垭小区附近的老人王庆华。
自2012年起,王庆华就在大溪沟街道华福巷社区当文化志愿者。以前的她,对枣子岚垭小区没有什么好印象:“下雨天地上污水横流。到了夏天,到处是蚊虫。家里再闷再热,根本不敢开窗。”
枣子岚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设计师、重庆市设计院研创中心副主任余水介绍,枣子岚垭小区是极具山城特色的老旧小区,它直接建在山坡上,上下高差40米,建在小区11栋6楼处的一条空中步道是当地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因为小区大部分公共空间都被用来解决高差问题,公共空间少、空中步道破破烂烂是居民的主要烦恼。
2020年11月,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市设计院的设计师们针对居民需求,重点在改善出行条件、拓展公共空间上做文章。
一系列“微改造”工程相继实施——居民楼前原是杂草丛生的空地,此次改造取掉了花台,在地面涂上红黄相间的透水沥青混凝土,从视觉上延长了休闲空间;空地一侧,修起了儿童游乐设施;再往下方的空地,被打理出来修了慈孝文化园;曾经破败不堪的空中步道也被整饬一新,不仅更换了防滑地面材料,还加装了路灯,居民就算晚上从11栋6楼的出口处出来,也能从从容容地穿过空中步道,步行一分钟左右到达枣子岚垭正街……
枣子岚垭小区改造后,变得漂亮了,也更好耍了。“上个月我碰到几个外地人,给他们当了回临时导游,带他们在附近转了一圈。” 王庆华笑着说。
从老旧小区改造中受益的不只是枣子岚垭小区。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不仅采用“菜单式”调查、一对一入户、院坝会等形式,摸清群众改造意愿,发动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明确“综合改造39项+社区服务提升25项”内容清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管理服务等短板,已同步改造提升养老托幼、农贸商超、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3980处,加装电梯3374部;还通过完善项目设计指导和重点项目示范推动机制,引导上千名设计师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有特色、有品质的完整社区。
【新气象】变零星改造为集中成片打造,老街区不仅更有烟火气也更历史感
元旦当天,搬离南岸区南坪正街已久的刘云,约了多年的老邻居前去“打卡”。故地重游,她感慨万分:“如今的南坪正街,比从前美上百倍。但漫步在其间,还能感受到那熟悉的味道。”
南坪正街、新街片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心城区建筑最集中、规模最大、市井烟火味最浓郁的街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曾经的繁华之地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去年11月,南坪正街、新街片区改造正式启动,共涉及房屋65栋、惠及住户3632户。南坪街道把该改造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内容,将旧改工程升级为集房改、文创、商业于一体的2.0版本。此次改造注重保护性修缮,通过现代设计让临街商铺呈现80年代风格,在提升几十年老店时尚感的同时,也引入新兴经营品类,打造创意集市、夜市经济。
与过去插花似的零星单栋改造和单纯的房屋改造不同,南坪正街、新街片区项目通过集中成片的整体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个片区改造“手术”还未结束,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文旅街区。前不久,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我为群众办实事”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联系点中,重庆有4个项目入围,南坪正街、新街片区改造项目榜上有名。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地以新代旧,而是既挖掘本土资源,保留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又导入新兴商业,让老街区变‘活’起来。”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提升、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及文旅发展等有机结合,连线成片,整体打造,让一个个老旧小区不仅变得更有烟火气,也更具历史厚重感。
比如,沙坪坝区以磁器口古镇为核心,将周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古镇文旅发展、防洪排涝等相结合,既解决片区设施短板,又为古镇扩容提档升级;北碚区南京路、南岸区黄桷垭、渝中区十八梯、永川区三河汇碧、荣昌区白象社区、垫江县八一桥、云阳县大雁路等结合片区改造工作,注重建筑与街道、社区在空间、尺度、功能及历史文化风貌上的协调,彰显了城市功能美、和谐美、特色美。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仅带动片区品质提升,也拉动了我市投资需求。截至目前,重庆已开工的26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0余个老旧小区配套设施项目拉动总投资约170亿元。
【新活力】三种方式推进物业管理,让改造后的小区发展可持续
去年底,缴清当年物管费的璧山区天湖花园业主张先生,开开心心来到物管处领取了200元购物卡。
“以前我们小区收物管费是个大难题。”张先生告诉记者,天湖花园建成于2005年,因为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车辆乱停乱放等原因,小区800多户居民中有400多名拒缴物业费。
2019年,璧山区在天湖花园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手术”,不仅修剪了园林绿化,更换了路灯、改造排水了管网;“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试点工作也随之展开,200多名党员主动下沉参与小区治理。
同年4月,天湖花园小区选出业委会成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7名党支部委员在业委会交叉任职,设2名分管副主任,4个职能工作组,支部委员划片对接多个楼栋,方便上传下达和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此后,小区每月召开业委会例会,各党小组长、楼栋长、职能工作组、分管副主任逐级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形成会议议题,党支部、业委会成员共同研究决策,将工作事项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
数据有力证明了这个小区开展治理的成效。2019年初,小区党支部接手小区前期管理时,小区欠费业主188户。在党支部和业委会的带领下,各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和结对党员共同努力,协调处理各类拖欠物业费问题200余起。2020年,小区物业费缴存率提高到93.6%。
如今的天湖花园,物管账上早就实现盈余,连续3年给缴清物业费的业主发放春节感恩回馈大礼包,光去年底发放的购物卡,金额就比2020年多了100多元。
像天湖花园一样,我市很多老旧小区开展了物业管理新尝试。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年新、三年旧、五年破”是老旧小区改造后续运营的普遍难题。我市针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建立了专业物业管理、社区物业服务、居民自治等3种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走出小区、融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
渝北区双龙湖街道采取“联单成体”“联体成片”的方式,将86栋老旧单体楼“抱团”成13个街区,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企业实行街区制管理;渝中区探索“党建+物业”模式组建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初步实现老旧居住社区全覆盖……得力于社区自治管理,许多改造后的小区焕发了新的活力。接下来,我市将探索“物业管理+城市运营”模式,引导更多物业服务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市住房城乡建委表示,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引导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进社区,继续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住房租赁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身老旧小区改造,充分挖掘老旧小区历史人文商业价值,让更多老旧小区以心换新,万“巷”更新,改出更多市民的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