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老旧小区改造“再出发”已惠及居民14万户!
月16日,据佛山市住建局消息,今年佛山拟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24个,改造户数约4.8万户。截至2月底,佛山已开工改造小区22个,约占年度计划的10%,改造工作有序开展。而根据相关计划,到2025年底,佛山老旧小区拟改造7.6万户。
佛山老旧小区改造明确“施工图”。
3月16日,据佛山市住建局消息,今年佛山拟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24个,改造户数约4.8万户。截至2月底,佛山已开工改造小区22个,约占年度计划的10%,改造工作有序开展。而根据相关计划,到2025年底,佛山老旧小区拟改造7.6万户。
佛山是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自2019年启动“宜居佛山 共同缔造”行动计划以来,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该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佛山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3个,惠及居民约14万户。
已改造好的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兴祥南村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唐梦/摄
01、以点带面 推进片区联动改造
与过去“单点改造”“单一主体负责”的模式不同,佛山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深入推进相邻小区及其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引导集中分布的单体楼连片改造,首次引入“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服务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模式,为改造项目培育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在全省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2022年,顺德区大良街道北部片区率先引入“顺建院+腾越建筑+碧桂园服务”一体化实施主体,聚合设计、采购、施工、运营联合发包。通过“片区联动、整体打包——协同作战、建管兼顾——激活市场、长效管养”模式,实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管一体化,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学习借鉴顺德大良改造经验,南海区里水镇也已在推动EPCO模式改造。目前,部分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并进场施工。
佛山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制订《佛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计划分53个片区联动推进7.6万户改造,鼓励规模化实施运营,优先采用EPCO改造模式。
同时,佛山市住建局计划将老旧小区改造全面纳入社区治理,促进小区治理模式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此,佛山将建立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引导改造的小区成立党组织、业主委员会,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手段,提高居民协商议事效率。
02、破解难题,跨越楼难爬和“蜘蛛网”两道坎
长期以来,楼难爬和“蜘蛛网”是横贯在老旧小区改造之路上的两道坎。一方面,电梯加装面临上下楼层利益不均的难题,制约推进进度;另一方面,悬挂裸露且交错纵横的通信线、网络线、电视线既影响小区外观,也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现象,佛山市出台了专项治理措施,按照“一社一策”方案,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进加装电梯“一揽子”惠民措施和“三线”(弱电部分)改造。
高明区荷城街道文华路老旧小区地处高明中心城区,均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单体楼。经过改造,不少单体楼已配套建起了电梯,大大便利了住户出入。
“加装电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充分兼顾了各层居民的合理诉求,并通过个性化设计,达到利益最大化、影响最小化。”佛山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科长袁海鹏说。
下一步,佛山将推动镇街按片区采购设计、施工联合体服务,提供居民前期意见征集、场地勘测、方案设计、规划许可办理、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管理、组织联合验收等全流程服务,推动有条件加装电梯的城镇老旧小区“能装尽装”。
而在顺德区大良新松社区锦绣一村小区,“蜘蛛网”问题一直是一大改造难点。通过“三线”(弱电部分)改造,将以前架在空中的各线全部改为埋地处理,小区道路变得宽阔明亮。
据了解,佛山市是全省首个给予“三线”(弱电部分)改造市级补贴的地级市。佛山市住建局出台《佛山市城镇老旧小区“三线”(弱电部分)改造工作指引》,对验收合格的“三线”(弱电部分)改造项目,按照1200元/户(不包含商铺等非居住户数)的标准给予市级补贴,推动解决“蜘蛛网”顽疾。
03、彰显特色,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文化引领是佛山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特色亮点。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有1300多年历史,1994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过去两年,佛山市完成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挂牌认定和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深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
佛山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实施文化引领特色社区攻坚行动。具体而言,佛山将深挖片区资源本底,强化特色社区定位与城市重点发展区域、滨水空间等区域的衔接。重点落实佛山市城市发展、城市形象的重要轴线,注重历史传承,推进城市特色风貌、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公益宣传等系统性建设和协调性发展,创造出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社区空间和社区文化。
而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的老旧小区,佛山将统筹做好建筑加固修缮、路面整修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工作,加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在沿街风貌整治、功能改造上,注重传承传统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还明确了“两个严禁”。严禁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修大马路、建大广场;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搬迁居民、砍伐老树。
改造样板“连连看”
经过三年来的老旧小区改造,佛山现已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绿色生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人居典范,树立了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样板。
位于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忠信社区的东平小区,仅用半年时间便实现旧貌换新颜。该小区相继完成了水、电、气、暖、路及既有建筑节能提升改造,并通过强化“街道、社区、片区、小区”四级联动,成立业主委员会,使该小区从一个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转变为群众事有人管、卫生有人问、安全有保障的幸福社区。
改造后的东平小区中心公园。图/佛山电视台
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桂一社区的海棠村小区,常住人口近4000人,外来人员和车辆多,改造前是一个环境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在实现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同时,同步推进引入专业物业公司。桂一社区与碧桂园物业公司签约,将专业化物业管理引进海棠村小区提供优质服务,设置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实现“天眼”监测全覆盖,探索出一个由“政府管”到“社会管”的新管理模式,推动改造成果常态化、长效化。
改造后的海棠村外立面换成了明亮的粉白色。桂一社区供图
顺德区大良新松社区锦绣一村小区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提升,彰显出“住用安全、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的新面貌。“蜘蛛网”问题一直是该老旧小区的改造难点,改造前的通信线、网络线、电视线杂乱无章,缠绕在一起,不仅不美观,也不安全。通过“三线”整改,将以前架在空中的各线全部改为埋地处理,小区道路变得宽阔明亮。小区还重新铺设了沥青地面,对人行道进行修复划分,人车分道,增加了消防通道标线。同时对人行道进行透水铺砖,防止雨水反渗形成路面积水,切实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锦绣一村小区改造前(左)与改造后(右),“蜘蛛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图/佛山电视台
高明区荷城街道文华路老旧小区探索出“少投入、小改造、大受益”的长效化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佛山市高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召开听证会,就实施荷城街道文华路第三、第四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合法性,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改造,小区从“旧、乱、差”向“干净、整治、有序”华丽转身。
改造后的文华路老旧小区,破损围墙得到修复,新增了门面大字。图/佛山+